聚碳硅氧烷防腐涂料施工工藝標準涵蓋施工前準備、基層處理、涂料施工及驗收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以下是詳細介紹:
1. **施工前準備**
- **材料檢查**:確保聚碳硅氧烷防腐涂料及配套材料(如底漆、中間漆、面漆、稀釋劑等)的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和設計要求,檢查產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合格證等,材料應無沉淀、結塊、變質等現(xiàn)象。
- **工具準備**:準備合適的施工工具,如噴槍、毛刷、滾筒、攪拌器、砂紙、打磨機、測厚儀等,并保證工具清潔、完好且能正常使用。
- **人員培訓**: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安全交底,使其熟悉施工工藝、質量標準和安全注意事項。
- **環(huán)境要求**:施工環(huán)境溫度一般應在5℃- 35℃之間,相對濕度不大于85%。避免在大風、雨、雪、霧等惡劣天氣條件下施工。
2. **基層處理**
- **表面清潔**:采用噴砂、拋丸或機械打磨等方式,徹底清除基層表面的油污、鐵銹、氧化皮、舊涂層、灰塵等雜質,使基層表面達到清潔、干燥、平整的要求。對于鋼鐵基層,噴砂除銹等級應達到Sa2.5級(徹底的噴射清理,鋼材表面無可見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鐵銹和油漆涂層等附著物,任何殘留的痕跡應僅是點狀或條紋狀的輕微色斑);對于混凝土基層,應清除表面的浮漿、疏松物等,并用砂紙打磨使其表面粗糙,以增強涂層附著力。
- **缺陷修復**:檢查基層表面是否存在裂縫、孔洞、凹陷等缺陷,對于較小的缺陷,可用膩子進行修補;對于較大的缺陷,應采用與基層材質相適應的材料進行修復,確;鶎颖砻嫫秸。
- **表面粗糙度**:處理后的基層表面應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以增加涂層與基層的接觸面積,提高附著力。一般來說,鋼鐵基層的表面粗糙度應達到40μm - 75μm。
3. **涂料施工**
- **底漆施工**:將底漆充分攪拌均勻,根據(jù)需要加入適量稀釋劑調整至合適的施工粘度。采用刷涂、噴涂或滾涂等方式均勻地施涂底漆,確保涂層厚度均勻,無漏涂、流掛等缺陷。底漆干燥后,應進行檢查,如發(fā)現(xiàn)有缺陷應及時修補。底漆的干燥時間應符合產品說明書的要求,一般為12h - 24h(25℃)。
- **中間漆施工**:底漆干燥后,進行中間漆施工。中間漆的施工方法與底漆類似,可根據(jù)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施工方式。中間漆的涂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為80μm - 150μm。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控制涂層的均勻性和厚度,避免出現(xiàn)流掛、漏涂等問題。中間漆干燥后,同樣需要進行檢查和修補。
- **面漆施工**:在中間漆干燥并檢查合格后,進行面漆施工。面漆應充分攪拌均勻,根據(jù)需要調整粘度。采用刷涂、噴涂或滾涂等方式施涂面漆,確保涂層顏色均勻、光滑平整,無氣泡、流掛、漏涂等缺陷。面漆的涂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為30μm - 60μm。施工完成后,應讓面漆充分干燥固化,固化時間根據(jù)產品說明書和環(huán)境條件確定。
- **涂層厚度控制**:在施工過程中,應使用測厚儀隨時測量涂層厚度,確保涂層總厚度符合設計要求。一般來說,聚碳硅氧烷防腐涂層的總厚度應根據(jù)使用環(huán)境和防腐要求確定,一般在150μm - 300μm之間。
4. **施工驗收**
- **外觀檢查**:涂層表面應平整、光滑,顏色均勻一致,無流掛、漏涂、氣泡、裂紋、脫皮等缺陷。
- **厚度檢測**:采用測厚儀對涂層厚度進行檢測,每平方米至少檢測3個點,涂層平均厚度應達到設計要求,最小厚度不應低于設計厚度的85%。
- **附著力檢測**:采用拉開法或劃格法檢測涂層附著力,附著力應符合相關標準和設計要求。一般來說,拉開法檢測的附著力應不低于5MPa,劃格法檢測的涂層應無脫落現(xiàn)象。
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和相關標準進行操作,確保聚碳硅氧烷防腐涂料的施工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