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水泥罐車發(fā)動R4105 |
![]() |
價格:12000 元(人民幣) | 產地:山東濰坊 |
最少起訂量:1臺 | 發(fā)貨地:山東濰坊 | |
上架時間:2017-12-14 09:25:01 | 瀏覽量:137 | |
濰坊華岳柴油機有限公司
![]() |
||
經營模式:生產加工 | 公司類型:私營獨資企業(yè) | |
所屬行業(yè):內燃機 | 主要客戶:柴油機經銷商 | |
![]() ![]() |
聯(lián)系人:李高峰 (先生) | 手機:13296367000 |
電話: |
傳真: |
郵箱:719730178@qq.com | 地址:山東濰坊市濰城區(qū)望留街道 |
濰柴水泥罐車發(fā)動R4105 四沖程發(fā)動機屬于往復活塞式內燃機,根據(jù)所用燃料種類的不同,分為汽油機、柴油機和氣體燃料發(fā)動機三類。以汽油或柴油為燃料的活塞式內燃機分別稱作汽油機或柴油機。使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和其他氣體燃料的活塞式內燃機稱作氣體燃料發(fā)動機。汽油和柴油都是石油制品,是汽車發(fā)動機的傳統(tǒng)燃料。非石油燃料稱作代用燃料。燃用代用燃料的發(fā)動機稱作代用燃料發(fā)動機,如乙醇發(fā)動機、氫氣發(fā)動機、甲醇發(fā)動機等。 基本術語(1)工作循環(huán)(cycle)--由進氣(intake)、壓縮(compression)、做功(p四沖程發(fā)動機ower)和排氣(exhaust)等四個工作過程組成的封閉過程。 (2)上、下止點--活塞頂離曲軸回轉中心最遠處為上止點(TopDeadCenter,TDC);活塞頂離曲軸回轉中心最近處為下止點(BottomDeadCenter,BDC);钊麖囊粋止點運動至另一個止點的過程稱為沖程(stroke)。 (3)活塞行程(pistonstroke)--上、下止點間的距離S稱為活塞行程。曲軸的回轉半徑R稱為曲柄半徑。顯然,曲軸每回轉1周,活塞移動2個活塞行程。對于汽缸中心線通過曲軸回轉中心的內燃機,有S=2R。 (4)汽缸工作容積--上、下止點間所包容的汽缸容積稱為汽缸工作容積(sweptvolume), (5)發(fā)動機排量--發(fā)動機所有汽缸工作容積的總和稱為發(fā)動機排量(enginedisplacement), (6)燃燒室容積--活塞位于上止點時,活塞頂面以上汽缸蓋底面以下所形成的空間稱為燃燒室,其容積稱為燃燒室容積(clearancevolume),也叫壓縮容積, ![]() ![]() ![]() 濰柴水泥罐車發(fā)動R4105 (7)汽缸總容積--汽缸工作容積與燃燒室容積之和稱為汽缸總容積, (8)壓縮比--汽缸總容積與燃燒室容積之比稱為壓縮比(compressionratio),壓縮比的大小表示活塞由下止點運動到上止點時,汽缸內的氣體被壓縮的程度。壓縮比越大,壓縮終了時汽缸內的氣體壓力和溫度就越高。轎車用汽油機的壓縮比一般為8~11。(9)工況--內燃機在某一時刻的運行狀況簡稱工況,以該時刻內燃機輸出的有效功率和曲軸轉速表示。曲軸轉速即為內燃機轉速(speed)。 (10)負荷率內燃機在某一轉速下發(fā)出的有效功率與相同轉速下所能發(fā)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稱為負荷率,以百分數(shù)表示。負荷率通常簡稱負荷(load)。 歷史發(fā)展 發(fā)動機是汽車的動力源。汽車發(fā)動機大多是熱能動力裝置,簡稱熱力機。熱力機是借助工質的狀態(tài)變化將燃料燃燒產生的熱能轉變?yōu)闄C械能。 往復活塞式內燃機所用的燃料主要是汽油(gasoline)或柴油(diesel)。由于汽油和柴油具有不同的性質,因而在發(fā)動機的工作原理和結構上有差異。 往復活塞式四沖程汽油機是德國人奧托(NicolausA.Otto)在大氣壓力式發(fā)動機基礎上,于1876年發(fā)明并投入使用的。由于采用了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發(fā)四沖程發(fā)動機動機的熱效率從大氣壓力式發(fā)動機的11%提高到14%,而發(fā)動機的質量卻降低了70%。 1892年德國工程師狄塞爾(RudolfDiesel)發(fā)明了壓燃式發(fā)動機(即柴油機),實現(xiàn)了內燃機歷史上的第二次重大突破。由于采用高壓縮比和膨脹比,熱效率比當時其他發(fā)動機又提高了1倍。1956年,德國人汪克爾(F.ankel)發(fā)明了轉子式發(fā)動機,使發(fā)動機轉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1964年,德國NSU公司首次將轉子式發(fā)動機安裝在轎車上。 1926年,瑞士人布希(A.Buchi)提出了廢氣渦輪增壓理論,利用發(fā)動機排出的廢氣能量來驅動壓氣機,給發(fā)動機增壓。50年代后,廢氣渦輪增壓技術開始在車用內燃機上逐漸得到應用,使發(fā)動機性能有很大提高,成為內燃機發(fā)展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突破。 1967年德國博世(Bosch)公司首次推出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汽油噴射系統(tǒng)(ElectronicFuelInjection,EFI),開創(chuàng)了電控技術在汽車發(fā)動機上應用的歷史。經過30年的發(fā)展,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發(fā)動機管理系統(tǒng)(EngineManagementSystem,EMS)已逐漸成為汽車、特別是轎車發(fā)動機上的標準配置。由于電控技術的應用,發(fā)動機的污染物排放、噪聲和燃油消耗大幅度地降低,改善了動力性能,成為內燃機發(fā)展史上第四次重大突破。 按發(fā)動機在一個工作循環(huán)期間活塞往復運動的行程數(shù),分為四沖程和二沖程發(fā)動機。在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活塞往復四個行程的內燃機稱作四沖程往復活塞式內燃機,而活塞往復兩個行程完成一個工作循環(huán)的則稱作二沖程往復活塞式內燃機。 四沖程汽油機工作原理 汽油機是將空氣與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氣,在進氣行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氣經壓縮點火燃燒而產生熱能,高溫高壓的氣體作用于活塞頂部,推動活塞作往復直線運動,通過連桿、曲軸飛輪機構對外輸出機械能。四沖程汽油機在進氣行程、壓縮行程、做功行程和排氣行程內完成一個工作循環(huán)。 進氣行程(intakestroke) 活塞在曲軸的帶動下由上止點移至下止點。此時進氣門開啟,排氣門關閉,曲軸轉動180°。在活塞移動過程中,汽缸容積逐漸增大,汽缸內氣體壓力從pr逐漸降低到pa,汽缸內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空氣和汽油的混合氣通過進氣門被吸入汽缸,并在汽缸內進一步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氣。由于進氣系統(tǒng)存在阻力,進氣終點(圖中a點)汽缸內氣體壓力小于大氣壓力0p,即pa=(0.80~0.90)0p。進入汽缸內的可燃混合氣的溫度,由于進氣管、汽缸壁、活塞頂、氣門和燃燒室壁等高溫零件的四沖程發(fā)動機加熱以及與殘余廢氣的混合而升高到340~400K。 壓縮行程(compressionstroke) 壓縮行程時,進、排氣門同時關閉;钊麖南轮裹c向上止點運動,曲軸轉動180°;钊弦茣r,工作容積逐漸縮小,缸內混合氣受壓縮后壓力和溫度不斷升高,到達壓縮終點時,其壓力pc可達800~2000kPa,溫度達600~750K。在示功圖上,壓縮行程為曲線a~c。 做功行程(powerstroke) 當活塞接近上止點時,由火花塞點燃可燃混合氣,混合氣燃燒釋放出大量的熱能,使汽缸內氣體的壓力和溫度迅速提高。燃燒最高壓力pZ達3000~6000kPa,溫度TZ達2200~2800K。高溫高壓的燃氣推動活塞從上止點向下止點運動,并通過曲柄連桿機構對外輸出機械能。隨著活塞下移,汽缸容積增加,氣體壓力和溫度逐漸下降,到達b點時,其壓力降至300~500kPa,溫度降至1200~1500K。在做功行程,進氣門、排氣門均關閉,曲軸轉動180°。在示功圖上,做功行程為曲線c-Z-b。 排氣行程(exhauststroke) 排氣行程時,排氣門開啟,進氣門仍然關閉,活塞從下止點向上止點運動,曲軸轉動180°。排氣門開啟時,燃燒后的廢氣一方面在汽缸內外壓差作用下向缸外排出,另一方面通過活塞的排擠作用向缸外排氣。由于排氣系統(tǒng)的阻力作用,排氣終點r點的壓力稍高于大氣壓力,即pr=(1.05~1.20)p0。排氣終點溫度Tr=900~1100K;钊\動到上止點時,燃燒室中仍留有一定容積的廢氣無法排出,這部分廢氣叫殘余廢氣。 |
版權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會員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fā)布會員負責。機電之家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友情提醒: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相關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 |
機電之家網(wǎng) - 機電行業(yè)權威網(wǎng)絡宣傳媒體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幫助 | 會員助手 | 免費鏈接Copyright 2025 jdzj.com All Rights Reserved??技術支持:機電之家 服務熱線:0571-87774297
網(wǎng)站經營許可證:浙B2-2008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