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VOLVO-EC360型挖掘機,當工作時間達到3000h時,開始時出現上部轉臺旋轉時制動失靈,使回轉不能及時停止;后又繼續(xù)工作了2h,上述故障現象越來越嚴重。在進行檢查時發(fā)現:轉臺在快速回轉之后不能馬上停住,而要向相同的方向回轉一段行程后才能停止回轉;轉臺在慢速回轉時,要向相反的方向緩慢旋轉90°以上后才能停住。
1.故障分析
從該故障現象上看,主要是制動力不足引起的。造成制動力不足有以下幾個原因,于是對其進行了逐項排查。
(1)制動片磨損,彈簧力不足【唐納森濾芯P117332液壓濾芯在工程機械液壓系統中
將機器停在斜坡上,使上部轉臺回轉到與斜坡成垂直的狀態(tài),關閉發(fā)動機,此時轉臺未因重力的作用向低的一邊回轉;將制動控制閥PG處的油路截止,啟動發(fā)動機,操作先導閥,此時轉臺無法回轉。上述狀況說明,制動片及彈簧沒有問題。
(2)因其他部位存在磨損泄漏,停止操作先導閥后,SH(A12)端仍有壓力油進入
先導閥回位不正確或回位不及時;或換向閥6磨損,使主泵壓力油由磨損間隙通過PAs(或PBs)進入先導油路中,通過梭閥3、4進入SH(A12)管路;其他部位有泄漏,壓力油由的AM、A1、A13、Psp等處進入SH(A12),使制動控制閥不回位,一直處于和制動活塞接通的狀態(tài),而PG壓力油卻仍源源不斷地進入制動活塞腔內,導致制動片11分離,不能起到制動的作用。
經壓力檢測,在操作先導閥時,SH(A12)處的壓力為3.6MPa,停止操作先導閥時,壓力迅速地從3.6MPa降至0,故確定以上所假設的故障點并沒有問題。
(3)調節(jié)閥2的節(jié)流孔堵塞、制動控制閥1不回位
關閉先導閥后,由于調速閥2的節(jié)流孔堵塞、制動控制閥1卡滯在接通的位置上,導致制動缸內的壓力不能解除,制動裝置不起作用。
通過壓力檢測,制動活塞腔內的壓力在停止操作先導閥后,壓力從3.6MPa降至0(約用時3s),但當腔內的壓力為0時,轉臺的回轉卻依然不能停止。由此可確定調速閥及制動控制閥沒有問題。
(4)回轉馬達磨損【唐納森濾芯P117332液壓濾芯主要參數及特點用于保護液壓系統中特定元件,安裝于中壓管路中需保護元件的上游,以濾除工作介質中的固體顆粒及膠狀物質,有效控制工作介質的污染度,并使元件正常工作。液壓油濾芯主要是以不銹鋼編織網、燒結網、鐵編制網、為材質的,由于它使用的濾料主要是玻纖濾紙、化纖濾紙、木漿濾紙,所以它有同心率高、承受壓力大、直度好,不銹鋼材質,不帶任何毛刺,保證使用壽命長的特點,它的構造中由單層或多層金屬網與濾料制成,在具體使用時它的層數與構成絲網的目數根據不同的使用條件與用途而定。
微纖維濾紙采用100%硼硅酸玻璃纖維制造而成,包括不含粘合劑呈化學惰性的和含黏合劑的2種類型。這種深度濾紙具有流速快、負載力大和保留顆粒極為細小,可達亞微顆粒范圍。玻璃微纖維濾紙能承受高達500℃的溫度,所以能用于需要灼燒的比重分析和高溫氣體過濾。玻璃微纖維濾紙具有毛細纖維結構,能吸附比同等纖維素濾紙更多的水,使其能適用于點樣分析和液閃計數方法。并能制成全透明,用于后續(xù)的顯微檢驗。如GF/B或GF/D具有高流速、低抗性和高顆粒負載力。是理想的預濾產品,能明顯地增加過濾量。多級GMF 150濾紙?zhí)貏e適合用于預濾那些難過濾的大容量溶液。
在停止先導閥的操作后,回轉馬達內部的油壓此時又起到了液力制動的作用,并與制動片11同時起制動作用,使轉臺的運動停止。當回轉馬達的滑靴、配流盤等磨損時,本應在這些部位形成靜液支撐的油膜被破壞,因密封性能下降使柱塞內的壓力油通過磨損部位泄漏,不能起到液力制動的作用,致使轉臺的制動緩慢。
由以上的分析和監(jiān)測得知,應將故障排查的重點放在回轉馬達上。
2.故障排除
通過對回轉馬達A(BH)和B(LH)兩處的壓力檢測得知,該回轉馬達旋轉的初期壓力必須達到16MPa時轉臺才能開始回轉,說明回轉阻力過大;將挖斗置于地上,操作先導閥,測得的最大壓力值僅為20MPa,與標準值26MPa相差較大。
當拆下排放濾芯7時,發(fā)現濾芯上有很多金屬屑,斷定為回轉馬達磨損所致。于是,解體回轉馬達,發(fā)現其內部有大量的金屬屑,配流盤表面有拉傷的痕跡,配流盤后的密封圈已被擠出,柱塞滑靴表面、斜盤表面及九孔板表面均有明顯的拉傷痕跡,下部軸承表面的金屬也已大量脫落。
經測量,磨損后的軸承高度還有29.7mm,而同類軸承的標準高度值僅為29.0mm,因此斷定安裝時使用了不合格的軸承,因軸向安裝過緊使軸承的徑向力過大而造成馬達非正常磨損,被磨下的金屬屑進入了各配合面將其拉傷。
于是,更換標準軸承,并手工研磨了滑靴、配流盤、斜盤和九孔板等;此外,還清洗了管路和液壓油油箱,更換了液壓油濾芯及液壓油。裝復后試車時,故障已消失。量的金屬屑,配流盤表面有拉傷的痕跡,配流盤后的密封圈已被擠出,柱塞滑靴表面、斜盤表面及九孔板表面均有明顯的拉傷痕跡,下部軸承表面的金屬也已大量脫落。
經測量,磨損后的軸承高度還有29.7mm,而同類軸承的標準高度值僅為29.0mm,因此斷定安裝時使用了不合格的軸承,因軸向安裝過緊使軸承的徑向力過大而造成馬達非正常磨損,被磨下的金屬屑進入了各配合面將其拉傷。
于是,更換標準軸承,并手工研磨了滑靴、配流盤、斜盤和九孔板等;此外,還清洗了管路和液壓油油箱,更換了液壓油濾芯及液壓油。裝復后試車時,故障已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