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時代的進步,大家對于車輛的審美標準也在不斷提高,汽車的產品造型也在不斷地變化。伴隨汽車造型設計的演變,車輛外觀有一個明顯的變化趨勢,就是越來越“見棱見角”。但是,這種造型大大增加了車身沖壓件的生產難度。
常見的汽車A 級曲面表面缺陷有壓痕、塌陷、面畸變、沖擊線以及滑移線等,其中滑移線是模具車間調試時最難解決的問題;凭是沖壓成形后金屬板料在非接觸面上的可見帶狀曲線,在沖壓過程中,當板料流經模具圓角時經歷彎曲、反彎曲和拉伸時會產生滑移線;凭是汽車外覆蓋件在沖壓加工中一種常見的表面缺陷,滑移線的出現(xiàn)嚴重影響了沖壓件的表面質量和產品外觀。
大多數滑移線發(fā)生于成形初期或成形中間,滑移線的生成過程分為4 個階段。第1 階段,板料接觸凸模高點棱線A。但由于壓邊圈與上模未閉合,此時板料接觸應力小,板料在A 點處不會留下硬化hen跡。第2 階段,壓邊圈閉合,壓邊圈伴隨模具下行,此時板料在凸模高點棱線A 處接觸應力增大,硬化開始出現(xiàn)。第3 階段,隨著板料下行和材料的流動,在A點硬化的材料,會向高亮紅點處流動。而B 處高點棱線,在此時也接觸板料并伴隨硬化發(fā)生。最后,在模具到底型面閉合時,就會出現(xiàn)A 與B 兩處高點棱線,分別向外側滑移,也就是在頂點發(fā)生的材料硬化,結束時出現(xiàn)了滑移線缺陷。
滑移線工藝設計上的解決辦法:
調整沖壓方向,使模具型面兩側均衡,減少滑移缺陷。一個行李廂外板的工藝設計所示,在此零件最初的工藝設計時,沖壓方向是沿車身方向旋轉45°,進行模擬計算后,結果顯示,在頂端棱線高點處,會發(fā)生沿箭頭方向的滑移線缺陷。而后,在不斷的試驗模擬過程中,當我們將沖壓方向調整為沿車身方向旋轉30°時,模擬計算的結果實現(xiàn),滑移線消除。
文章來源:http://www.hangzhouao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