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的使用條件是什么 ?如何計算電纜的載流量? 金龍羽電線電纜告訴你電工知識:大量電纜成組敷設時,由于相互間的加熱作用,降低了電纜的載流量。規(guī)格大的電纜有時候需要考慮用兩根或多根較小規(guī)格的并聯(lián)電纜來代替,因為大截面電纜會由于集膚效應和鄰近效應使得單位截面的載流量減少。另一方面,大截面電纜的表面積對橫截面積的比值減小使得大電纜散熱能力差。若多根電纜并聯(lián)使用時,應考慮各個電纜的相對位置,以降低電纜載流量的不均勻分布效應。接下來具體來看下。
對敷設在地下管道中的電纜,當使用負荷系數(shù)時,應考慮管組及其周圍土壤的平均熱損失的熱容量。地下部分的溫度隨平均熱損失的變化而變化,因而可允許較高的短時負荷系數(shù)是平均負荷對尖峰負荷的比值,通常以晝夜平均負荷為基準進行測量。
在確定電纜的載流量時,電纜周圍介質的熱性能是重要的參數(shù)。埋設電纜或電纜管塊的土壤種類,對電纜載流量有著重大的影響。多孔疏松土壤,例如礫石和灰渣回填土,通常要比砂土或粘土有較高的溫度和較低的載流量。因此,在計算電纜規(guī)格以前,應該知道土壤的種類及土壤熱阻率。土壤的含水量對電纜的載流量也有重要的影響。
在干燥地區(qū),為了補償由于缺少水分而使熱阻增加,必須降低電纜的額定載流量,或者采取其他的預防措施。另一方面,在經常潮濕的地下或受潮水影響的地區(qū),電纜可以通過比正常電流大的電流。對于經常潮濕或者潮濕和干燥交替出現(xiàn)的地方,對于有從干燥的電纜過渡到“天然屏蔽”潮濕電纜的地方,即使是高壓的線路也需要屏蔽。因為在這些地方會產生電壓梯度應力突變,除非是專門為此而設計的非屏蔽電纜。
直埋敷設于凍土地區(qū)時,宜埋入凍土層以下,當無法深埋時可在土壤排水性好的干燥凍土層或回填上中埋設,也可采取其他措施。直埋敷設的電纜,嚴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下方。用隔板分隔為0.25m;用電纜穿管時可為0.1m; 特殊情況可酌減。
直埋敷設于非凍土地區(qū)時,電纜埋置深度對于電纜外皮至地下構筑物基礎,不得小于0.3m。直埋敷設的電纜與鐵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時,應穿保護管,且保護范圍超出路基、街道路面兩邊以及排水溝邊0.5m以上。直埋敷設的電纜引入構筑物,在貫穿墻孔處應設置保護管,且對管口實施阻水堵塞。
直埋敷設電纜的接頭配置,接頭與鄰近電纜的凈距,不得小于0.25m。并列電纜的接頭位置宜相互錯開,且不小于0.5m的凈距。斜坡地形處的接頭安置,應呈水平狀。對重要回路的電纜接頭,宜在其兩側約100mm開始的局部段, 按留有備用量方式敷設電纜。直埋敷設電纜在采取特殊換土回填時,回填土的土質應對電纜外護套無腐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