坯體在高溫環(huán)境下其中的各種計算得出。 1全內燃燒磚燃料的加入量全內燃燒磚時,所需燃料全部用于燒成,不需要外投燃料,按照燒成一塊磚需要2720~3470 kJ的熱量計算,根據燃料發(fā)熱量的不同,確定內燃料的加入重量或體積。 1.1準確加入法根據窯的熱平衡計算,得出比較適宜的磚坯燒成所需總熱量,然后再根據加入的內燃料的熱值,最后確定內燃料與原料的配合比例。 1.1.1重量比計算法確定每萬塊磚需加入多少公斤內燃料,可采用下列公式進行計算: G=B·H[]Q燃×1[]1-W相×10000 式中G—每萬塊磚加入內燃料的重量,kg/萬塊; B—燒成一塊磚需熱的熱量,kJ/塊; Q燒—內燃料干燥基熱值,kJ/kg; W相—燃料相對含水率; H—內燃料加入程度。如果某廠以煤炭作為內燃料,煤炭的干燥基熱值為20900 kJ/kg,相對含水率為2 %,窯爐的保溫情余熱所需要的熱量。如果超出的程度較低,則超出部分的熱量少,不能滿足干燥磚坯的要求,則失去了超內燃燒磚的意義。如果超出的程度過大,雖然抽取的余熱較多,完全能夠滿足干燥要求,但過多的熱量會使窯爐內的溫度不斷升高,窯內溫度高于制品燒成溫度,使產品產生過燒現象,對燒成過程不利。所以超內燃燒磚時,內燃超出量的多少也要按照計算出的準確數量摻配,不能亂加,以免給生產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3原料中含有粉煤灰、煤矸石組分時內燃料的加入量目前,許多磚瓦廠廣泛使用煤矸石、粉煤灰、爐渣等工業(yè)廢料作為內燃料摻進原料中。在使用之前,必須對它們進行發(fā)熱量測定,事先了解其發(fā)熱量大小,作為內燃摻配的依據,內燃料摻配量的多少,按前述的計算方法計算。如果原料中摻入粉煤灰或者煤矸石以后,混合料本身的熱值還達不到燒磚的要求,那么就還必使加進一定的內燃料數量基本與計算相符?傊,不論是人工摻配還是機械摻配,都要求將燃料加入原料后的混合料必須經過一定的設備處理,使燃料與原料充分混合,讓燃料均勻地分散在原料中,使坯體中熱量分布平衡,燒成條件完善。 此研制出高、中及經濟檔磚瓦化驗儀器:量熱儀,鈣鐵分析儀,天平,制樣機,干燥箱等化驗室配套產品。具有速度快,準確,操作簡便等特點。并提供免費上門培訓和技術支持。磚坯發(fā)熱量在350卡—500卡之間,磚坯發(fā)熱量420卡。
用彩色觸摸顯示器,中文顯示。測量過程自動控制,操作簡便,用戶只需裝好氧彈并輸入相關數據即可自動完成測量全過程。實驗結束后內置微型打印機自動打印彈筒、干基高位、分析基高位、分析基低位、收到基發(fā)熱量,結果清晰明了,并自動存儲200次的實驗結果,以便查詢。實驗結果符合國標GB/T213-2008《煤的發(fā)熱量測定方法》的要求。適用于固態(tài)、液態(tài)以及生物質燃料可燃物質的發(fā)熱量測定。
技術參數:
1. 一體化結構,彩色觸摸顯示屏,中文顯示,內置微型打印機;
2. 熱容量:約10500J/K, 熱容量穩(wěn)定性<0.2%;
3.溫度測量范圍:0℃~65℃,溫度測量分辨率:0.001℃;
4. 測溫誤差:每 5 ℃溫升范圍內精度 + 0.003 ℃
5.線性度:每 5 ℃溫升范圍內≤ 0.08%
6. 測試時間:約15min
7. 外水筒容量 約 51L ;內水筒容量 約 2.3L
8. 點火電壓:AC24V,點火時間:5S
9. 氧彈使用鎳鉻鉬合金耐壓20MPa,充氧壓力:2.8~3.0Mpa;
10.采用智能MCU構成嵌入系統(tǒng),實驗結束后能自動存儲200次的實驗結果,可隨時查詢打印;
11.電源 220V±10% ,功率: 30W
12.外形尺寸: 660×500×540(長×寬×高)mm
13.重量: 約 30Kg
工作原理及結構:
0.9~1.1g的待測物放入熱量坩堝中,坩堝置于加有2.8~3.2MPa氧氣的氧彈內,放入熱量儀內筒,內筒加有定量蒸餾水,可燃物點燃釋放的熱量蒸餾水,根據水溫的上升量及量熱系統(tǒng)的熱容量,即可計算出可燃物的發(fā)熱量。
量熱儀主機結構:殼體,水箱,控制系統(tǒng),用戶接口等部分 ,水箱采用不銹鋼制成雙層筒套。
使用說明:
全自動量熱儀的安裝與實驗
1.使用前的準備
開始檢查:全自動量熱儀在運輸過程中可能受到損傷,因此開箱后應仔細檢查全自動量熱儀外表是否有損傷的地方,是否缺件。 量熱儀應安裝在無強烈空氣對流、不受陽光直射、溫度變化不應超過1℃的房間里,室溫在15~30℃范圍內為宜。
2.安裝調試
將量熱儀放置于水平的地面或工作臺上,接上電源。加入水溫與室溫相當的蒸餾水,加至溢水口有水溢出。
儀器使用菜單
|
|
|
儀器主界面
|
|
系統(tǒng)設定菜單
|
|
|
|
數據處理菜單
|
|
系統(tǒng)測試菜單
|
系統(tǒng)設定菜單:
【熱容量】: 點擊熱容量后面白色顯示框,彈出鍵盤,可輸入熱容量,系統(tǒng)熱容量,與所測發(fā)熱量的值呈正比例關系。輸入標定出的熱容量的平均值,點擊存儲&返回,保存并返回系統(tǒng)主界面。
【標準熱值】:點擊標準熱值后面白色顯示框,彈出鍵盤,可輸入標準熱值。 標定儀器時使用的標準物質的熱值,根據所使用的標準物質的包裝上的數據,直接輸入,點擊返回,保存并返回系統(tǒng)主界面。
【注水時間】:點擊注水時間后面白色顯示框,彈出鍵盤,可輸入注水時間。 內筒注水時間,注水時間關系到實驗精度,一般設定為淹沒氧彈為宜。根據氧彈體積及電壓高低,輸入合適的值,點擊存儲&返回,保存并退回上級菜單
【排水時間】:點擊排水時間后面白色顯示框,彈出鍵盤,可輸入排水時間。 設置適當排水時間,排除內筒試驗用水。
【點火熱】:點擊點火熱后面白色顯示框,彈出鍵盤,可輸入點火熱。點火產生的熱量,出廠時定為150J,點火絲與棉線的長短如無改變,一般無需改變。如需改變,輸入新值,點擊存儲&返回,保存并退回上級菜單
【添加物值】:點擊添加物值后面白色顯示框,彈出鍵盤,可輸入添加物值。對于熱值較低的煤炭或其他可燃物,需要添加輔助燃燒物質以保證測定樣品能夠充分燃燒。輸入添加物的熱值(單位為 J/g), 點擊存儲&返回,保存并退回上級菜單
【打印模式】:點擊打印模式,后面的數字在0和1之間切換, 0:表示自動打印,即試驗結束后自動打印試驗結果,1:表示手動打印,試驗結束后不打印結果,可通過點擊打印 手動打印。
【打印格式】:點擊打印格式,后面的數字在0和1之間切換 0:標準格式 1:精簡格式,僅對發(fā)熱量有效
數據處理菜單:
硫氫水直接影響到高低位發(fā)熱量,輸入硫氫水,彈筒熱量(單位:j/g),點擊開始計算,可計算出高低位熱量,點擊單位,可在大卡、焦耳/克、兆焦/千克之間切換。使用該功能,可以在硫氫水沒有做出的情況下先進行發(fā)熱量的測定。待硫氫水數據做出后,在該功能下在進行數據處理。 輸入彈筒熱量,點擊開始計算,相應的結果就顯示在計算結果框內。點擊打印,可以打出您處理過的數據。點擊查看數據列表可以切換到數據庫,查看歷史記錄。
系統(tǒng)測試菜單:
點擊點火測試,MCU發(fā)出點火指令,接通點火回路。用以檢測點火電路。
點擊攪拌測試,MCU發(fā)出攪拌指令,接通攪拌。用于檢測攪拌電路。
點擊注水測試,MCU發(fā)出注水指令,驅動注水泵工作。
點擊排水測試,MCU發(fā)出排水指令,驅動排水泵工作?捎糜趦x器外筒加水。
點擊停止測試,結束所有功能測試。
3.在坩堝中準確稱取粒度≤ 0.2mm分析試樣 0.9-1.0g (準確到 0.0002g ),如果做易于飛濺的試樣或不易燃燒的試樣,可用已知質量和熱值的擦鏡紙包裹稱好的試樣并用手壓緊后放入坩堝中,用一張擦鏡紙,把試樣放在紙上,然后包嚴壓緊,對特別難燃燒的試樣也可用苯甲酸做添加物并把充氧壓力提高到 3.2Mpa 。
4.卸下氧彈帽,將部分置于支架上,將長約 70mm 的鎳鉻點火絲兩端裝入電極,注意保持良好接觸。并注意勿使點火絲接觸坩堝或彈筒外壁,以免形成短路,導致點火失敗。在中間位置系上棉線,與坩堝內的試樣接觸。
5.在彈杯中加入 10 毫升蒸餾水,小心的將放入彈杯中,旋緊彈帽,然后充氧,直到壓力達到 2.8-3.0MPa ,充氧時間不得小于 15 秒,當鋼瓶中氧氣壓力低于 5Mpa ,充氧時間應酌量延長,壓力降到 4.0 MPa 以下時,應更換新的鋼瓶氧氣。
6.將充滿氧氣的氧彈放入量熱儀內筒,蓋上量熱儀上蓋,點擊發(fā)熱量測定鍵,發(fā)熱量試驗開始,輸入樣重,開始做實驗,實驗過程無需人工干預,實驗結果自動顯示打印。
|
|
|
點擊發(fā)熱量輸入
|
|
輸入所稱樣品的重量,編號,硫氫,水等實驗數據,點擊返回,退回到發(fā)熱量測定界面。
|
熱容量標定:
稱0.9~1.1g苯甲酸,裝好氧彈,充氧氣15~45秒,壓力為2.8~3.2MPa ,放入內筒,點擊“熱容量測定”,輸入所稱苯甲酸重量,十幾分鐘后,儀器打印出標定出的熱容量E,反復做5~6個,計算出其平均值,在系統(tǒng)中輸入保存, 做1~2個苯甲酸的發(fā)熱量,取其彈筒發(fā)熱量與標準熱值對比,誤差小于120J,即為標定成功。
點擊熱容量標定,輸入樣重,標定試驗開始,實驗過程無需人工干預,實驗結果自動顯示打印。
|
|
|
點擊標定輸入
|
|
輸入樣品重量、編號等試驗數據,點擊返回,退回到熱容量測定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