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介紹
1.基礎(chǔ)差的考生 提升空間大
2.成績中等考生 繼續(xù)查漏補缺
3.偏科嚴重考生 培優(yōu)突破
4.成績優(yōu)異考生 精心輔導
5.考試狀態(tài)不穩(wěn)定 心理疏導 反復?
好老師的8大標準
個性化教育的好老師是教師、教練和導師這三個角色的集中體現(xiàn).
1、因材施教是較符合教學模式的教學.
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計劃,一切以提升輔導個體的能力水平為標準.
2、較大限度的提升補習的效果和效率.應試輔導這一塊的1對多個性化服務,不如英語類的1對多發(fā)展這么快.英語、口語類的課程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服務是比較容易達到的,因為每個人的模型沒有那么復雜,而應試輔導的模型則相對復雜,必須通過1對1更長時間的沉淀,才有可能達到效果.因此一開始有大量的1對1學生,后天發(fā)展占更大的優(yōu)勢.
初中年級:
1、進入初中后,知識容量增加,中考壓力臨近,每次考試成績都很關(guān)鍵.
2、幫助孩子梳理學科知識,有序掌握知識點.模塊教學法將更有助于學員掌握 新知識,并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為中考做好準備.
3、初中學員在學習力跟蹤體系中,可以找到自己在學習力體系中所欠缺的部分,完善各方面能力,掌握學習技巧.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鐘秉林認為,中小學校要主動應對教育改革發(fā)展中的四個挑戰(zhàn):一是改革的新挑戰(zhàn);二是網(wǎng)絡教學的新挑戰(zhàn);三是STEAM教育的新挑戰(zhàn);四是教育化的新挑戰(zhàn).
一,應對改革的新挑戰(zhàn)
招生制度改革在2014年正式啟動,上海和浙江兩個省份率先進行綜合改革試點.
改革的主要目標有三個:一是促進教育公平;二是科學選拔人才;三是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圍繞這個目標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舉措,包括在考試方式上探索分類考試、部分科目一年兩考,在考試科目和內(nèi)容方面,探索"3+3"模式,取消文理分科,在招生錄取方式方面,探索綜合評價、自主招生等.這些改革舉措有很鮮明的價值取向,就是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機會,擴大了高校的招生自.這就給中小學校,尤其是高中學校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