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金屬組織結構并分析缺陷。
GB/T 18254-2002 GB/T 18579-2001 |
高碳鉻軸承鋼金相 |
|
GB/T 14999.3-1994 |
高溫合金 |
|
GB/T 3246.1~GB/T 3216.2-2000 |
變形鋁及鋁合金制品 |
|
GB/T 4296-2004 |
變形鎂及鎂合金制品 |
|
YS/T 449-2002 |
銅及銅合金制品 |
|
顯微組織評定 |
GB/T 13299-1991 GB/T 13298-1991 |
金屬的顯微組織評定 |
磨面面積<400mm2,高度15~20mm
試樣的顯微組織檢驗包括浸蝕前的檢驗和浸蝕后的檢驗。浸蝕前主要檢驗試樣中的夾雜物、石墨、裂紋、孔隙等及發(fā)現(xiàn)磨制過程中所引起的缺陷,浸蝕后主要檢驗試樣的顯微組織。
顯微組織評定方法:
1) 評定游離滲碳體和珠光體的放大倍數(shù)為400×,評定帶狀組織和魏氏組織的放大倍數(shù)為100×。
2) 標準視場直徑80mm。
3) 評定采用與標準評級圖相比較的方法。
4) 深度約為鋼板厚度10%的2個表面層不檢查。
5) 評級時應選擇磨面上各視場中最高級別處進行評定。
6) 評定結果以級別表示,級別特征在相鄰2級之間,可付上半級,必要時應注明系列字母,如1A、3B。
顯微組織評定原則:
1) 評定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15%低碳退火鋼中的游離滲碳體,是根據(jù)滲碳體的形狀、分布及尺寸特征確定。
2) 評定含碳量0.10%~0.30%低碳變形鋼中的珠光體,要根據(jù)珠光體的結構(粒狀、細粒狀珠光體團或片狀)、數(shù)量和分布特征確定。
3) 評定珠光體鋼中的帶狀組織,要根據(jù)帶狀鐵素體數(shù)量增加,并考慮帶狀貫穿視場的程度、連續(xù)性和變形鐵素體晶粒多少的原則確定。
4) 評定珠光體鋼過熱后的魏氏組織,要根據(jù)析出的針狀鐵素體數(shù)量、尺寸和由鐵素體網(wǎng)確定的奧氏體晶粒大小的原則確定。
常用金屬材料的顯微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