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譜共焦測量技術(shù)
目前光譜共焦測量技術(shù)都是歐洲品牌做的比較成熟,比如像ERT光譜共焦傳感器、米依的,精度較高
簡單的介紹一下光譜共焦測量技術(shù)的原理
人類肉眼可見光的波長范圍從400nm (藍光)到700nm (紅光)。通過透鏡,不同顏色的光不會聚焦到同一個點上。這種現(xiàn)象稱為色差透鏡錯誤或者叫色差透鏡偏差。
混色光是由眾多不同波長光線組成的,我們稱之為光譜。
所有不同波長的可見光重疊在一起,形成白光。
眾所周知,自然界的日光屬白光一種,白光不是最純潔的光,而是許多單色光組成的。
光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可能會有角度偏差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而實際的白光照射下不同介質(zhì)將有很多單線光的折射。光學(xué)材料(透鏡)對于不同單色光的折射率是不同的,也就是折射角度不同波長愈短折射率愈大,波長愈長折射率愈小(這也是不同望遠鏡所謂的色差不同的原因),同一薄透鏡對不同單色光,每一種單色光都有不同的焦距,按色光的波長由短到長,它們的像點離開透鏡由近到遠地排列在光軸上(不同的單色光的波長是不同的)這樣成像就產(chǎn)生了所謂色差透鏡錯誤。
所以,光譜共焦傳感器用的就是普通的LED白光。